2016年05月18日 孫志崗
MOOC 誕生之初,“顛覆大學”、“教師下崗”之類的觀點很多。四年過去,大學和教師都依然穩(wěn)健,而 MOOC 卻變了樣子。當初因堅持做職業(yè)教育而最不 MOOC 的 Udacity,如今估值最高,率先成為獨角獸。Coursera 和 edX 都開始側重職業(yè)教育,許多大學老師也對課程縮水、轉型,極力迎合職業(yè)教育的需求。職業(yè)教育確實比 MOOC 更剛需,自然也更賺錢。
在中國也一樣,網(wǎng)易云課堂微專業(yè)的營收超過中國大學 MOOC 證書收入好幾個量級。但在中國不一樣的是,兩大 MOOC 龍頭,中國大學 MOOC 和學堂在線,都沒有轉型職業(yè)教育。而且,高校教師仍在孜孜不倦地開設新 MOOC。課程 1:1 還原校內(nèi)同等的教學深度,甚至因為沒有課時限制,反倒內(nèi)容會更豐富。這絕不是因為我們比美國慢半拍,而是因為,MOOC 早已改變了中國大學教育的一個基礎——評價體系。
對大學教師來說,能獲評“國家精品課程”,是相當高的榮譽,全國總共不到 4000 門。在 2003 年 5 月教育部下發(fā)的《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》文件中是這樣設定評審方法的:
將委托有關機構和專家進行國家精品課程評審……公示期內(nèi)如無異議,由教育部授予“國家精品課程”榮譽稱號,并向社會公布。
可見“有關機構和專家”是評審的關鍵。我在大學承擔的課,也有幸成為國家精品課。申報過程中,課程團隊花費了大量精力做很多申報材料制作、整理、包裝工作,且都是以專家視角為導向的。我多次向團隊領導質(zhì)疑這些工作的價值,因為它們對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幫助。但質(zhì)疑歸質(zhì)疑,后來的職稱晉升,很大比重是靠這些無價值工作換來的精品課稱號。這就是 MOOC 之前教學評價體系的一個縮影。在這種體系下,著實有一些學生并不認可的水課程,成為了精品課;也著實有很多學生非常喜歡的良心課,注定沒機會成為精品課。真沒多少人在乎學生的感受。
“國家精品課程”幾年前已停止評審,下一輪同等量級的項目叫做“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”,也就是“國家精品 MOOC”。2015 年 4 月的《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》中是這么說的:
認定一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……采取先建設應用、后評價認定的方式
雖然沒寫由誰來評價和認定,但要求先建設應用,也就是先要在網(wǎng)上開出 MOOC,接受全社會的公開檢驗。學員對課程的評論,一定會對最后的認定者產(chǎn)生很大的影響。于是,做 MOOC 的老師非常注重學生導向建設課程。一些還不習慣這種角度的老師,確實遭到不少不禮貌的評論。
從自上而下官本位,變?yōu)樽韵露系膶W生導向,這就是 MOOC 帶來的改變。在教學意識上,高校教師終于開始追上培訓講師了。
但 MOOC 再好,完成率低,然并卵啊。從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角度看,MOOC 創(chuàng)造的價值確實有限。但學校里的老師,已經(jīng)真切感受到?jīng)_擊。請允許我秀張炫耀圖:
(責任編輯:小駱)